上市银行密集“补发”2023年薪酬,多名高管被补发上百万元

分类一的子分类1 111

  来源:华夏时报

上市银行密集“补发”2023年薪酬,多名高管被补发上百万元

  临近年底,多家上市银行陆续披露公告,公开了其向高管“补发”薪酬的情况。

  从公告可见,近期光大银行、浙商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均向高管补发了2023年薪酬,补发金额从数十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其中有多名高管被补发了超过200万元的年度薪酬。

  有人欢喜有人忧。除了多数补发薪酬的情况,记者注意到,也有银行在相关公告中同时披露,扣回调整了部分高管的薪酬,继续进行“反向讨薪”。

  大相径庭背后,是银行依据《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等相关规定进行的薪酬绩效制度管理。相关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近几年,商业银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已相当普遍,这是银行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透明度和遵守监管要求的体现,对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多家上市银行补发高管2023年工资

  近期,多家上市银行陆续披露公告,行内高管2023年度工资的补发情况浮出水面。

  从补发情况来看,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当前薪酬补发金额最高的是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副行长。

  根据该银行公告,其本次共补发了9名高管的2023年度税前薪酬的“其余部分”,有8名被补发金额在百万元以上。其中,该行一副行长2023年度税前薪酬其余部分为269.95万元;前任行长2023年度税前薪酬其余部分为246.87万元;补发金额最少的为该行行长,本次补发了79.26万元。

  该银行表示,该行对高管的绩效薪酬进行延期支付管理,高管从该行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中包括了进行延期且尚未支付的绩效薪酬,该部分绩效薪酬将在未来3年分年延期支付。

  另外,另一家股份制银行近期也披露了该行12名高管的2023年度税前薪酬其余部分情况。从披露情况看,该行薪酬“其余部分”金额最多的为董事长,将被补发214.21万元;其次为该行原行长,将被补发196.98万元,另有6名高管将补发金额在100万元以上。

  此外,光大银行披露的高管2023年度税前薪酬其余部分情况显示,该行副行长等5人将被合计补发薪酬285.77万元。

  记者了解到,根据《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银行高管的薪酬多分为两部分,其中绩效薪酬部分会进行延期支付。如光大银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管理办法》中就规定,该行董监高绩效薪酬的40%以上采取延期支付且延期支付期限不少于3年。当前,绩效薪酬延期支付也已经普及到部分银行的一线员工。

  除了延期提取,追索扣回也是银行薪酬绩效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次发布的公告中,光大银行就披露了会对该行原纪委书记董铁峰2023年度薪酬作相应扣回调整的事宜。

  银行强化薪酬管理

  除了延期支付,近年来,追索扣回机制也正在银行绩效薪酬管理中逐渐完善并发挥作用。原银保监会曾披露,截至2023年3月,95%以上银保机构已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

  薪酬追索扣回,在业内常常被称为“反向讨薪”,即指员工在职期间,若出现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或在职责范围内出现风险损失超常暴露等情形时,银行可部分或者全部追回相应期限内已发放的绩效薪酬,并止付尚未发放部分。这一制度通常针对的是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员工。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不少风险损失当期并不能体现,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暴露出来。”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对《华夏时报》记者说道,因此薪酬延期支付与追索扣回机制能够抑制员工的短期行为,更加注重风险的持续管理等。

  从2023年报数据来看,披露“反向讨薪”的上市银行包括哈尔滨银行、东莞农商行、瑞丰银行、威海银行、甘肃银行、渝农商行等10余家,累计“反向讨薪”金额近亿元。

  不仅如此,华北一地区曾披露,区内5家城商行在合并重组期间,对61名高管和关键岗位人员追索扣回绩效薪酬3359万元。更早之前亦有一家位于东北地区的城商行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因多发薪酬被要求退回共计近1900万元。

  有银行业内不具名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当前银行的薪酬绩效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主要针对一些“关键少数”人员,如高管及对银行风险有重要影响的岗位的人员,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关键少数”人员的绩效薪酬与其所管理的业务风险暴露的滞后性特征相一致,能够促进“关键少数”人员在风险管理方面履职尽责,更好地推动全行的风险防控、审慎经营。

  “薪酬绩效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是银行风险防控和激励约束制度体系里面重要的一环,和其他制度紧密相连,只有配套实施才能更有效保障效果。”上述人士举例称,如配合责任认定制度,只有进行精准的责任认定,才能更有效保障实施效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