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手机端

【茶乡农遗(一)】带您了解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成尹风沙 9小时前 阅读数 1 #安溪铁观音

2022年5月20日,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正式认定为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知识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安溪人民在长期的种茶和制茶过程中,逐渐形成以传统铁观音品种选育、栽培、病虫害防治、茶园生态系统管理、茶叶采制工艺和茶的相关文化为核心要素的复合农业系统,及该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孕育的生物多样性,发挥的生态系统功能,呈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特征。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总面积3057平方公里,安溪产茶历史起源于唐末,发展于明清,兴盛于当代,300年前铁观音在这里被发现命名。安溪县是铁观音的发源地、茶树短穗扦插无性繁殖的诞生地、乌龙茶采制工艺的起源地,也是乌龙茶文化传向世界的源头。由安溪铁观音衍生出来的生态系统、生产系统、文化系统,组成了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茶叶农耕文化的典范。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遍及全县的所有乡镇,其中核心区位于芦田、西坪和虎邱三个乡镇,缓冲区为其他21个乡镇。



2014年,“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1月,安溪县委、县政府成立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启动并扎实推进申报工作。2019年6月,“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入选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0月入选农业农村部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2020年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2022年5月20日,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




首创乌龙茶制作技术和茶树“短穗扦插”繁育方法,丰富了世界茶叶种类和茶树繁殖技术;至今仍保留铁观音母树,丰富了世界茶树基因库;茶树的生态种植管理模式,对全球山区生态农业建设具有示范作用;茶文化传承模式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借鉴。



一是发明“半发酵”乌龙茶制作技艺,二是发现培育铁观音茶树品种,三是发明“短穗扦插”茶树繁育技术。




(1)食物与生计安全:安溪铁观音茶种植系统通过实施“茶树—乔木—草本作物”的复合栽培,不仅生产了茶叶和与茶相关的加工品,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农林和果畜产品。


围绕铁观音茶叶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环节不断拓展产业链,为当地小农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遗产地农民人均收入的72.6%来源于茶产业。

(2)农业生物多样性:遗产地茶树种质资源非常丰富,拥有茶树品种100多个,其中6个被国家认定为优良茶树品种。拥有陆生野生动物258种;维管植物940种。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茶山在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养分循环和水土保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当地传统知识与技术:遗产地茶农运用当地的传统茶树品种,采用了“茶乔间植、套种绿肥、梯壁留草”的自然农耕方法;发明了茶树“短穗扦插繁殖法”,彻底解决了茶树繁育容易产生变种的世界难题。

创造了“半发酵”乌龙茶制茶技艺,需要历经3大阶段、10道工序、36个小时精心焙制(特效:工序字幕),其中技术最为精湛的工序——摇青,赋予了安溪铁观音茶独特的“兰花香”和“观音韵”。

(4)文化、价值体系和社会组织:在遗产地,茶文化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这里既有激动人心的技艺切磋——斗茶和茶王赛,也有茶艺、茶歌、茶舞、茶诗词;茶俗还贯穿到当地的婚嫁、敬老、祭祖等多个领域。早在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安溪茶从泉州港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英语“tea”的发音来自于泉州方言“茶”的发音。
 
在遗产地,茶叶合作社和茶叶协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女茶师传习所把爱茶女性凝聚在一起,参与到种茶和制茶等各个环节,研究技艺、传授茶道,以茶为依托帮助女性就业和创业。

(5)景观特征:遗产地人民根据自然条件,创造了一个“山顶水源林,山腰茶中有寨、寨中有田,山脚为河流”的立体复合生态茶山景观,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茶园呈现四季不同的美景,独具特色的制茶作坊与茶文化相关古建筑景观(茶禅寺、日寨、月寨、泰山楼、聚斯楼等古厝建筑景观),记录了安溪茶人千年种茶、制茶、售茶的发展史。





(1)活态性: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历经数百年,在脆弱的山地自然环境中和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下,至今仍在稳定地发挥着其食物生产、生态系统服务、景观与文化功能。


(2)复合性:在长期的发展演化和实践过程中,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形成了以铁观音茶叶种植和生产加工为主,集农业生产、生态保护、社会维系、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合系统。

(3)适应性: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适应于当地山地为主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特色的“头戴帽(栽树),腰系带(种茶),脚穿鞋(水田)”,以及梯壁留草、梯层整齐、水土保持良好的立体茶园模式和景观。此外,茶农通过生产实践发明的无性繁殖插扦育苗技术、以及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乡镇种植不同品种铁观音以及农作物的水土资源利用和茶园管理技术等也具有适应当地自然气候和环境的能力。

(4)多功能性: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具有农户就业和生计、遗传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文化传承、景观美化、旅游休闲观光、教育实践、科学研究等多重服务功能,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直接产品、生态系统服务以及文化产品和体验服务。

(5)可持续性: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与当地自然环境长期协同适应,表现出生态、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可持续性,不仅维持了当地生态环境与农户生计安全,而且为铁观音种质资源保护、文化传承和发展以及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资支撑。

(6)濒危性: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导致年轻劳动力外流,传统铁观音种植和管理技术、耕作方式、知识和技艺传承面临失传风险,再叠加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压力,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来源:安溪新闻网

编辑:张堃鸰 谢 晴(实习)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

读懂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共同推进“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

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为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贡献安溪力量。

分享、点赞、点亮一起来

让更多人知道↓↓↓